上市了!中芯国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
- 时间:
- 浏览:0
现在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上市了!中芯国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关于上市了!中芯国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的问题,我们开始谈谈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上市了!中芯国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
7月16日,大陆半导体行业市值最高的中芯国际正式登陆A股科创板,按发行价27.46元/股计算,开盘后股价猛涨245.96%至95元/股,市值飙升至6780亿元。
作为大陆地区晶圆代工厂的“领头羊”,中芯国际自宣布回归A股以来就备受关注。此番上市大涨,也正是投资者们将这种关注反映在了股价之上。截止当日收盘,该股在A股的盘面涨幅为201.97%,报收82.92元/股。
中芯国际上市影响,其实中芯国际今天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引起这波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机构出货形成的场内资金踩踏的现象。但机构在此时出货,回想到周末的“降温”信号就可明白,股市前期是涨太快,现在是前期获利筹码兑现离场,包括大基金减持股票引起的这轮调整,这种调整从前面的震荡转为小跌,再到现在的大跌,很明显短期内要止跌是没那么快的。
今天原本是国内芯片制造 中芯国际上市 天大喜的日子,本该是个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的热闹场面,那无奈中芯的气场太足,全天大涨202%,成交额480亿元,总市值达6100亿元,而港股上市的中芯国际则大跌22%,并牵连A股半导体板块整体走低。
祸不单行,就连神酒茅台被官媒点名了, 昨天晚间发表文章质问:茅台酒凭什么成为官场腐败硬通货?2万亿市值的茅台是瑟瑟发抖,盘中大跌9%,带崩了白酒大消费,直捣北上资金的大本营,消费ETF资金集体减仓,从白酒到医药直接无一幸免。
在中芯国际科创板未上市前,该题材方向的个股出现明显回升,而当预期落地,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后,此类品种出现明显回调,对于半导体以及科技股我们认为中期看好的逻辑并未改变,在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的背景下,科技股有望呈现反复活跃的走势。
中国的公司可以选择在A股上市,也可以选择在港股上市,有一些会选择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和港股上市时其实是不公平的,A股上市时往往要支付更高的对价。先在A股上市的,在港股上市时通常有折价,先在港股上市的,再在A股上市时通常有溢价。正因为如此,同一只股票的A股投资收益率远低于同期港股。
譬如药明康德在2018年A股先上市,在通过港股上市申请后,A股的20日均线是82快钱,但是港股的定价只有68港币,算起来还不到A股当时均价的70%,港股股东是折价拿到药明康德的股权的。
中国石油是2000年在港股上市的,2007年6月19日公布即将回归A股,8月23日正式通过A股发行方案,当时的价格才7.4港币。在确定回A后该公司港股股价大涨,当时的港股价格才15元,港股20日均价才12元左右,但是A股上市时定价却高达16.7元,A股上市溢价接近50%。
除了中国石油以外,中国平安也是这种套路。中国平安2004年港股上市才10快钱,到2007年A股上市时涨到了33快钱,又加上股价高开,如果不算分红,中国平安到2014年才真正的突破发行价,让A股投资者赚到钱。即使如此,A股股东200%的收益率远低于港股投资者同期接近400%的收益率。
这一次中芯国际是在5月5日公布回A股的公告,随后该股从15元左右涨到了接近29元(港币),如果再涨一点股价就超过了30元,涨幅接近一倍。如果中芯国际A股的发行价超过14元,则A股股东相对于港股股东亏了不少。
一、回顾2020:选对行业就是牛市,选错行业就变成熊市
从2020年年初起,股市就变得跟历史有点不一样,不再是同涨同跌。截至2020年12月18日,上证指数上涨11.63%,沪深300上涨22.47%。
如果只看大盘指数,感觉2020年似乎没涨。可是,我们再看看各行业的指数差别:
可以看到,各行各业指数涨幅是天差地别,涨得最多的食品饮料80%,新能源汽车70%,房地产、航空等排名垫底行业是-10%。
也就是说:选对行业就是牛市,选错行业就变成熊市,一点不夸张。
另外,再来看另一个数据:
截至2020年12月23日,整年收益翻倍的基金共54只;收益90%-99%的基金共69只;收益超过90%的基金共123只;收益80%以上的基金共260只;收益70%以上的基金共509只;
我手里即使拿着30%收益跟人家一比,不比高比一般的,都差了一倍。2020年错过这场结构性牛市,你会遗憾吗?
其实,你永远无法预测有没有下一次结构性牛市,不把握当下,错失大好收获机会,等黑天鹅来临时,手里的利润将无法抵御风险的。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盲目迷信所谓明星基金经理,基金背后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背后是其投资的股票。即便曾是金牛基金经理,倘若在板块布局上错了方向,也无法扭转业绩颓势。
二、提个理念:基金是一种 ,是长期的 产品,不是用来追涨杀跌的
展望2021年,我认为:未来10年是中国公募基金的黄金时代。为何要这么说呢?
时代趋势不可逆,我们来对比下,未来的竞争对手发达 美国:
美国股票市场,大概是GDP规模多少呢?是1.5倍左右。而美国整个的基金规模大概是接近整个GDP的80%到90%之间。目前,中国基金规模占比整个GDP不到20%,美国公募基金规模是25.7万亿美元,中国公募基金约2万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10多倍。作为 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整个GDP也只有我们1.4倍而已。
我个人长期跟踪的个股有42只,这42只个股基本上都是中长线大牛股,且主要来自于成长性 、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医药、医疗、科技行业,而且符合下面四个条件:(1)连续5年以上净资产收益率ROE大于20%;(2)连续5年以上毛利率大于30%;(3)连续5年以上净利率大于10%;(4)三年净利润,净资产增长,合理PB,合理市值大家需要参考的话,可以共享,老规矩,老地方,小密圈里会给大家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个股跟踪,(WeChat)查找:aecc9785 备注 42只,难得的布局良机,抓住最佳上车机会
再则,中国工业GDP全球 ,拥有 最大最健全的工业体系,未来我们的GDP会冲向 。中国经济实力非常雄厚,中国金融市场未来会向美国看齐,这是历史所向。
历史不会消失,只会重复,增量资金导致早些入场的投资者会有很高的投资回报。
可见,中国公募基金未来会有多大发展潜力,而这种潜力会带来持续强劲的:
2020年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达18.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1万亿元,这一增量,比2018年与2019年之和还多两成,比2015年杠杆牛市多接近一倍。
也就是说,基金元年已经形成,趋势力量异常强大。麦肯锡研究表明2019年-2025年中国公募基金将保持18%的年复合增长率。
基金坚持定投,并且选对行业,用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行业,会有很大收获。
三、投基金,不能光靠抄作业,学习选基金才是硬道理
对于基金,业绩就代表一切,赚钱多才是硬道理。虽然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但能长期保持一定水平的行业,2021年大概率不会差的。
投基金,选择行业,长期来看是不会的。我预测2021年估计还是结构性行情,选择 板块布局,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我们都知道,在A股做投资,紧跟 政策,才能有好的收益。那么,根据 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八大任务,看看有哪些热门板块值得入手:
1、新能源:本次会议强调“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包括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主线。当然,这三大产业链中,风电关注度相对较低,新能源汽车板块无疑是最受关注,未来机会很大。
2、自主可控科技:这块主要利好半导体芯片、软件、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科技板块。其中最大的机会还是在半导体芯片。
3、5G、大数据:5G通信这块,2020年的表现差强人意。上半年 次发车,通信ETF很快就达到10个点的短线目标。不过下半年以来,科技整体都比较萎靡,特别是通信ETF一直跌跌不休。目前看,短线有了基本见底信号,现在买入,风险也不大的。
4、大消费:这个一直是长线投资的焦点,近期白酒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表现强势,中长线选择大消费基金是比较有确定性的选择。
5、医药行业:可能你会觉得2020年涨幅超级高,但医药行业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行业。可能市场会担心,医药行业集采和医保谈判,固然会有一定影响,但对医药行业的 本质,不会太大影响。毕竟医保谈判,只是把那些虚高药价降下来。
总之,即便再好的基金,也要在价格合适,或价格较低时买入,才能赚取较多的钱。很多人投资基金都亏钱,原因有很多,即使给你投资标的,你也不一定能赚到钱。说白了,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如果你只是知道一个代码,很有可能投资同一个基金,我投资是赚钱的,你投资是亏钱的。为此,2021年投资之前,一定要先学习,深入了解之后,再去投资。因为没有人靠运气,靠别人推荐,能在长达数十年获得投资成功的。
今天关于“上市了!中芯国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上市了!中芯国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